她恭敬低头,一口否认:“小女,只是说了自己吃过蕃茶罢了。”

“因为傅大人有意为驸马,你就敢在太后面前暗算本宫?”

“回殿下,小女一心进宫参选,岂有此事?”

她怎么可能承认,她因为觉得傅九甩了她去娶公主,所以她给公主使绊子?故意让长公主倒霉?

她绝不是这样的人不是?

傅九沿廊匆匆走着向观内走来,皱眉问了丁良领来的小内侍:“公主给郑娘子安排了一盏蕃茶?”

“是,大人。这蕃茶已经让郑二娘子吃了。”

他的脸色沉了下来:“去和大潘内人说,我要见公主。”,

他就算是护驾亲从官也不便再进,停在了内廊口。见得眼前没有人丁良不由得劝道:“公子——何必动怒?”

以郑娘子的身子,以往不是没吃过。吃一盏并不妨事。

“公主的意思我岂不明白。除了试一试她是不是真的吃过蕃茶之外,公主也是叫我知道——”

他忍怒淡笑,“她能叫她吃蕃茶,自然也能叫她吃毒酒不是?”

公主同在了三清殿的侧殿上,细细打量郑二娘子。

她坐在太后左首,右道却是韦太皇太后一辈的慕容贵太妃,郑娘子被三位宫中贵人盯着,自我安慰的能耐又上来了,暗忖着:若是在这里答得妥当,岂不就是比别的选女多了一次机会?

庆王妃也上殿来,向太后、太妃请安:“臣妾惶恐。”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叫人挑几个女官陪着说话,这几天祭礼里正用得上。这是太后疼你呢——”

慕容太妃是长辈,笑着安慰。她八十多岁,银丝满头,面上皱纹虽多却强在精神矍铄。让郑娘子都开始怀疑,指望着进宫后三年等太妃薨逝而放宫女出宫,这是不是她想得太美。

东宫妃也进来,随之陪笑。

郑二娘子哪里敢出声,要不是秦娘子和几位内人都在,她恐怕也得退出去了。如今,她却觉得她好歹是个临时八品女官。侍候着不走,岂不是应当。

突然,太后又提看东宫妃,问起了:“太子妃,这些日子的学问可曾长进了?”

她心下就有点不妙。

当初太子妃在德寿宫里被太后训斥,固然是太后点了她的答卷为第一,又莫明最爱她这一句。但那时傅九还提醒了道:“七名备选里的三十以上妇人固然和你一样,全都定了进德寿宫当差,恐怕只有你一人是当成了选女,要在半春园里重新参选。”

“……我知道。”

她有点悻然想着,这明明不是七选一夸她写得出色让她第一,这是觉得她水平不够重新再考一回?

如今庆王妃要选挑女官,她决定要主动再争一回。

“太后。臣女以为这句似有不妥。似乎应以则天皇后以大势得天下为适。”秦娘子上前开口为她缓了一缓,便像是为东宫妃缓一缓,不仅是东宫妃眼带感悟,便是郑二娘子亦稍稍松口气。

她瞟了傅九的这位堂妹一眼。难道她不是故意调圈套把她骗过来的?程婉仪居然出了主意,这事越想越奇怪。

+++++++++++++++++

官家在选德殿中密召过了许文修之后,到英雪殿上与张昭仪说话,这时听得他殿上的司寝黄夫人从通天观里回来,便召来了来问。

“哦?有这样的事?侯府的娘子和郑家娘子在太后跟前?”

“是如此。官家。奴婢看,今日此事是秦娘子与郑二娘子相约在通天观里进香。太后突然以题相试,恐怕是想让她们选进宫中的意思。”

黄夫人本是为了程婉仪母子的安康,奉旨去上香,万万没料到恰好遇上了太后,回来后就来难免把这事说给官家听。

“秦家娘子虽然是有几分见识,但也不需要进宫。”他看向身边的张昭仪,“难道是东宫那边后宫凋零?也难怪太子妃与淑妃也能争起来。”

东宫妃前日进宫,竟然和淑妃争道。

陛下看着似乎甚是不悦。

但也不可能在眼前这个祭礼的节骨眼上,处罚东宫妃。

张娘娘深知君意现在还不欲把太子妃如何,只是嘴上说几句,她更没打算在宫中再出一位侯府千金来争宠。

那程婉仪到底是出的什么馊主意?

她不知道,秦娘子这样的身份,吴太后要让她补选进宫也足以免了秦侯府的罪?

+++++++++++

程婉仪此时在自家殿中,看着荣内人,道:“当真?”

“娘娘放心。”荣内人取了宫里这一回女官试的名册,指点上面的宫试第一,“娘娘看,纪娘子得了第一。”

“我是问,郑娘子当真要争尚宝司的女官职?”

荣内人肯定点头。又道:“娘娘若是不信,可以召纪女史来问。”

“她是四嫂的人。”

话是如此说,因为那一日纪鸾玉谈笑间陪她饮了毒药,助她逃一劫,她便抱紧了六皇子,“本宫懒得见人。你去和她说,若是那郑家女真要与本宫争这尚宝司之职,本宫自然饶她不得。和四嫂说——若是内侍省有公文过来要临时设一个掌乳香的女官,挂在尚宝司之下,就让他们去找张淑真——!”

她冷笑着,

“乳香是贵香,但分明是香料!不是尚宝司掌管。她想揽这个差使去尚香司求她的恩主去!”

从不来知忠心为何物郑娘子,确实有一位恩主张昭仪,她正在英雪殿上向官家笑道:“便是太后觉得东宫殿阁一开应当气象一新,也应该是官家挑选十名宫女送给东宫。何必以侯府嫡长女为意?如今清远侯在临安府衙门里告女儿忤逆的事,虽是被压下,但想是也传开了。这时进宫恐怕是不妥的。”

说罢,她又看黄夫人,听了黄夫人说起太后在通天观里又问起了则天皇后以有嗣得天下那一句话。

官家听得失笑,摇头不在意,张娘娘看出官家那意味是:

不通至极。

她暗叹着,总不能让郑二娘子在官家心里成了个不学无术之辈,她纤手提笔,在书案上顺手用笔写下了另一句

则天皇后以大势得天下。

黄夫人转述间,这是秦娘子向太后解说的。张娘娘笑道:

“以臣妾的见识,也是秦娘子这一句为妥。郑二娘子的学问却是稍浅薄一些了。难怪太子妃那日在报恩寺出题的女官试,她答得在太子妃眼中只算是中等。倒是太后眼中是上等了。”

说罢,丢了一个眼色给黄夫人。

黄夫人是官家的心腹,但这点小事上心领神会,连忙道:“陛下,太后和慕容太妃进香说道。宣召东宫太子妃也去通天观了。”

“……摆驾,去通天观进香。”官家丢下笔。

张娘娘看得一叹,她小心试探这一番结果官家还是要庇护太子妃的。

黄夫人落后一步,向张娘妨示了个好:“娘娘何不提醒太后,何必在选女间议论女帝之事?实在是多此一举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