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伯府宴后,范夫人听了傅四老爷说了这些旧事,她意外之余,心想着,丈夫对那外室,太不同寻常。

她可是从未想过对丈夫动过一指,傅四老爷也从未对她动手。他温和讲理,便是夫妻争得太过激动时他也会悬崖勒马,赤红着脸来一句:“罢了!不能吵了,再吵难免你我夫妻要动起手来了。明日再吵。”然后转身离开。他是最不喜欢粗鲁不知节制的人。他怎么能和打丈夫的女子还能同居好几年?

然而那一日从靖南伯府回来后,她竟然不能再置一词,丈夫的用意她岂能不明白。她确确切切也未把那一段金放在心上了。

如今她把这话重新一说,淑妃却还是头一回听说这旧事,吃惊不已,难免抬身从榻中坐起,她连忙劝着:“娘娘小心身子。”

“不妨事。”淑妃额头勒着双叶绣花镶珠子额帛,丰润的面容泛着嫣红脸色,看着身子恢复颇好,怀孕的时间熬得长,生产却是又快又顺。本来还担心胎儿太大生不下来,但太医认定了胎位正孩子的头也不大,竟然就顺顺利利地生了。

淑妃心里想,这是八个月后吃了九弟献上的珍珠粥的方子,所以保住了没让胎儿大到生不下来,叫她受苦。

她安心要劝一劝四叔和四婶夫妻和睦,一家子和气。才对得起这姐弟之情。她倚着两三只玉流苏圆柱懒枕,披着衣裳,几天坐月子按例没有洗澡沐浴,只用温水擦了身子。床头金螯小鼎炉中淡香直上,熏着养身的御香。

淑妃摇头:“这事怕不是真的?四婶听谁说的?”

“他自己说的。”

“……”淑妃无语,暗暗埋怨四叔嘴风不紧,她就算是想帮着敷衍过去,替他说说好话。这都不可能?

范夫人到底谨慎,只是不想叫淑妃多想才把这心事说了。连忙笑着:“娘娘,不过是小事。”淑妃不禁脱口叹着:“四婶这些年,和四叔也太客气尊重了些。”

“……”她失笑,夫妻之间不互相敬重,岂是长久之计?

“话是如此,但……”

淑妃心知是范夫人二嫁,带着大儿子托庇于傅府,那怕她是宰相之女又为她进宫出了大力,但成亲过于仓促,她到底还是对丈夫敬重多于亲近,她看着范夫人,因为在靖南伯府成长,她是见过她清远侯夫人的过往风光的。

她亦还记得重阳节里,有一回她见过九弟傅映风的生亲父亲秦远,那位侯爷风采出众,经常与皇子郡王在西湖边赛马,重阳节到靖南伯府为客时,他长身玉立玉冠华服,腰间还系着玉带茱萸纹荷包,风雅俊俏,范夫人那日画的是梅花妆,绿蝉髻后镶红珠玉钗横插,一身退红色生罗丝砑子裙,年轻端丽。

侯爷与侯夫人站在一起当真是好一双壁人。淑妃打那时就早知道,范夫人和秦侯爷曾经是一对恩爱伉俪。

四叔傅四老爷一直没有忘记四婶。但四婶在成亲后与秦远却是夫妻清深罢?

难怪九弟这些日子决定要离开京城,时不时到她殿外来请安时,曾经笑着托她关照四婶:“母亲为了我,总是在家里拘束,许是我离开家远远地走了,她和父亲也能安心相处了。”

她隔着珠帘,看着九弟,悄惚中仿佛看到了一双熟悉的双眼。

那是老侯爷秦远的双眼。

看到了傅映风,范夫人总是以为看到了冤屈而死的前夫秦侯爷吧?

范夫人自沉默着,突然又惊醒,实在内殿上太安静,御香青烟后,淑妃垂着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娘娘?”

淑妃抬眼看她时,眼中又有些惋惜之情。

——不是亲生父子,终归不是亲生父子。

范夫人恐她多心,产后身子失于调养,连忙便转身召了内人进来,呈上茶饮笑道:“娘娘何必为我担忧。断了就断了。我也没什么担心的。倒是这些日子娘娘生产,家里也不知道宫里的消息。娘娘知道拙夫,他闲散惯了——”

话说到这里,她倒是想起来了。傅四老爷不爱瞎打听,但对大儿子傅映风的亲事,他倒是把郑家打听了个底朝天。连郑家娘子在家里吃不吃洒,耍不耍钱,脾气爆不爆,打不打骂下人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也许,他是怕郑娘子万一给映风为妾,若是个暴脾气,叫映风步了他自己的后尘。那郑家可不是能退亲的了。”

她把这事当成了笑话儿一说,淑妃又是笑又是摇头,听得欢喜不已。

“便不是如此,四婶也可以放心。四叔和靖南伯父交好。”

淑妃同样不愿意她多想,吃着手里的茶,碧茶绿叶,舌尖带香。她知道是文德院里敬上来的雨前茗,临安城外三水七山皆产好茶,最出名就是雨前。这茶好就好在,于佛前供过,颂了一百卷药师经文之后才献进宫中,是承恩侯夫人带进来让女儿吃着求个心安。

不是娘家府里亲生的父母哪有这样的细心思?

但凡是生儿育女后更知父母之爱,家人之情。淑妃招手叫内人送上了四色茶点,也和范夫人说起了笑话儿:

“四婶也早些回去,否则靖南伯父要把四叔带坏的。他哪里的消息不去打听?四婶你不知道,靖南伯父最喜欢传些不知真假的消息,宫里的都不算是什么了。”

她曾经在靖南伯府里上过几年的女学,最知道靖南伯的毛病。范夫人一听便会意,靖南伯是太上皇的亲堂侄,为了和太上皇多多亲近,他也是极喜欢在府里招一些名家大手、名戏名角来乐一乐的。

“但凡是府里杂流人来得多了,难免消息就多。”她颔首笑着,确实也放心了,“听拙夫说,娘娘在那边府里去上女学,家里本来还担心学坏了。”

“这是靖南伯府的谨慎了。其实我去那府里的时候,靖南老伯爷还在。只是外面传得多。”淑妃含蓄笑着,“现在换了伯父作主,陛下越发看重他们家。”

靖南伯府和太上皇的血缘近,当然就要不务正业才是为官家分忧呢。

++++++++++++++

钱墉门外的瓦子,傅九没料到正巧遇上继父来逛勾栏看新戏。后来一看靖南伯领着来的,就觉得淑妃大姐姐说得对,继父若是和靖南伯走近了,难免就要堕落了。

就算中老年人,交友也要谨慎。看人家郑老爷,来了京城就只和张夫人的旧友交往,这交友的层次立马跳了几个档次不是?连带着整个郑家都不像是当贼的出身,开始越来越斯文懂礼又诡计多端起来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