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娘子想,汪云奴头回进宫,不知道宫里的规矩。她难道以为张娘娘没听说过赵若愚终于要纳妾,小妾却被吓得逃婚出家的诽闻?但汪云奴正全神应付张娘娘,没发现善良乖巧的郑娘子。

但这动静被挽迟看到了,顿时瞪了她一眼。她只能缩头。

“娘娘还不是为了你的亲事!”

“……是。”她小小声。唉,张娘娘怎么可能不知道汪云奴和赵若愚的关系呢?郑娘子立在廊边叹气,她一向喜欢拿这些来外头的事逗娘娘开心,拍马屁讨好的。她难免就开始为自己辩解,她绝不是嘴碎婆子,她就是投其所好——张娘娘看着是冷静有权谋,是京城第一才女,其实很爱听八卦。

她喜滋滋地想,不是她这样机灵会观察,别人都没有发现呢。

“原来如此——”张娘娘手执纨团,含笑掩唇,对着汪妙真,“本宫早听说过妙真之名了。”

这金桂花粉是八月最热时摘下鲜花。晒干成粉。再依次加入了崖柏粉、青叶粉等十二味草木粉,在她的巧心下合成了一味似有若无的草木淡香。

她为此香取名十二金枝。只见枝叶不见金桂蕊香浓之意。

但无论草木何等无心,被这宫中秋后的银桂花香一冲,她道衣间那一抹金桂甜香仿佛是道家还尸一般渗了出来,张娘娘的双眼盯着她,她一瞬间失视地看向了娘娘,透过宠妃漆黑的双眼,仿佛看到了养母汪孺人的用心。

程婉仪再次出声了,似乎在说:“……她是宗亲养于膝下的女儿。早有道缘却有孝心。这回也是看破香尘。才拜别养母立意出家。”

“既是养女。又是家奴出身。这恩义岂是寻常骨肉可比。想来她母亲很是舍不得……”张娘娘叹着。汪云奴觉得快被这金桂香困住。越来越浓的甜香让她几乎无法呼吸,仿佛无论她如何左冲右突,都没办法走出母亲的局。

她精心抚育一年的孩子不是亲生子。甚至自己的身世亦根本是假的。她忍无可忍愤而出家。弃母亲于不顾。难道,她早被养母看穿会如此选择?

郑二娘子瞟到了她的脸色。脸色里有了些炉灰里的灰白,她可不会同情以前的情敌,却不能不叹气,暗忖着赵若愚挺可怜的。

挽迟看她那假惺惺的神色就没好报,瞪她。她一吓,连忙解释:

“她出身也不差的……”

“平城郡王一个贬为庶人的恶贼,他的庶弟生的私生女?”

“……”她陪笑,原来内人都知道了?汪云奴竟然是平城郡王庶弟的外室生的私生女。

+++++++++++++++++

赵若愚换了牌了,进了和宁门。到了学士院里上值。他事事谨慎不敢怠慢,因为他又是宗亲出身,便是有人想找茬也不急着马上生事。

“陛下和一个女道士在说话——”

他在宫里并不是没有人脉,便有小青衣悄悄和他通了消息,“应该是汪娘子。”又劝,“我们内人的话,今日可以为大人打听。以后再不可如此。可记是青城行宫的何小内人?大人虽然是姓赵,但哪里要去学吴世孙和小潘?”

他点点头。苦笑一声,原来他还担心傅九和郑二娘子传出不好听的话。如今竟然是轮到他自己了。

难不成傅九今日劝他不要在宫中任职,竟然是在说汪云奴?

“咦——晦文来了。”范文存居然从城外班荆馆回来了。赵若愚知道这是陛下宠臣,他是范相公的孙子竟然都还不重要了,当然要打叠精神交谈一番。

范文存一下值,从学士院吱溜就跑到了天武衙门,接着表弟傅九映埋怨:“郑家不就是让他来对付我?”

“……”怎么对付你了?傅九斜眼看他。

“你不明白——?”范小学士怒着,“我又要在户部持职,学着理财经济。又要在宫里写旨,平常写宫制文章。赵若愚就盯着我,等着我出错呢——”

“他算是什么?他是榜眼,你是状元。他是远支宗亲,你是宰相嫡孙,他有名声说是害死庶弟。你有?你如今纳个小妾都办不成,你呢?”

“……”范文存沉思着想了,“我明白了,他不是我的对手。都是因为那个郑娘子太奸猾。我才不得不防备了。你听说了没有——她竟然会看面相!这些日子半占声都不透”他一脸的忧心,又同情看表弟,“她连你都骗了?”

“……有外祖母。”他就叹了口气,论起佞道佞佛谁能和范家老夫人相比?

“……你说得对,我回家求求祖母,再给我几个护符。”

+++++++++++++++++++

范小学士回家求护符,好来对付神神叨叨的郑娘子。郑娘子这几天从宫里出来,自是春风满面,在家中出房上了廊,问着:“大公子在忙?”

小厮们都在陪笑:“也没有——”

“又是什么事?”说罢,她也不用小厮们打马虎眼,她赶开他们立在在窗边窥探,

郑锦正写情书给夏娘子,托的是夏逊之名,特意取了一封青藤纸,在其上写道:

西湖春宴不曾回,一曲欢歌酒一杯。【唐诗】

“这是什么歪诗?”

她突然出现,伸手就抢,郑大公子大怒护着不许她看,她不过是玩笑,笑嘻嘻让他出面,请赵若愚游西湖看秋色。

“我得去和赵公子说,答应我的事怎么还没办?再这样下去,汪云奴万一在宫里留一辈子做女道士,或者是被程美人引荐给陛下。我就可就管不了。”

“他不是得了你的差事,让他去劝傅九——”郑大公子笑她,她觉得:“这事多容易。他有什么为难的?”

“你怎么不去?”

“我和傅九这样好的交情,怎么好去让他辞官?”她振振有词,又忧心着,“听说钱王妃从东宫搬出来,不时还进宫和长公主说话。你看看——难怪庆王妃病了。”

官家连庄文太子有嫡子也不选,只选了第三子恭王为东宫。庆王妃自然也要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孤零无依了。

赵若愚得了贴子,不得不来给郑娘子来一个交代。他远远看得西湖画舫上秋景黄艳,郑娘子和郑大公子立在一起,兄妹俩当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突然又惊觉,郑二娘了来京城这些日子,出落得越发美貌了。

他亦在想,他下决定纳妾,为了汪云奴的身契承诺去劝傅九是不是值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