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华都时代十七

攀侯一行人,爬上山丘,便看见下面一大块平原,应平等畿内之人,都是华西平原长大的人,但入攀方以来,全是山堎山丘,末曾想过崇山峻岭间,还有如此大块的平原。

往下一看,条状平原间还有一条河自北往南流,河边良田遍布。脚下是一座大邑,应该就是邛邑了。观其规模即便是畿内也能排进前二十。更妙的是邛邑西南方还有一面积近四万近五万亩的大湖。

一旁是邛邑出身的随从对应平等人介绍道:

“那湖名叫邛泽,泽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邛泽旁还有一座泽神庙,据传我支姓华氏一族的祖先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一大白鲤鱼,口吐人言,要祖先带领族人往北走,会有一块宝地,大白鲤鱼说将这块地送给支姓一族,但是要在湖边立一座庙,每年用三十二斤龙泉山下之大米,三十二斤自贡之盐,三十二斤西方之白土,三十二只家中之老猫,三十二只山上之老鹰。于春天之中,供奉给他。祖先答应了他,又问他的名字,那大白鲤鱼说他叫邛。于是祖先就将此地此湖以邛为名。”

一旁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但有人却疑惑不解,问道:

“各个神明,都有一定的祭祀方法,祭品要求,大米,盐,土都用过。但从未听说过,祭品要老猫,老鹰。敢问这是何故。”

那人就知道有人会问,笑道:

“据传说,我支姓祖先也这么疑惑的问过,那神明答道‘天地万物,人为灵长,人又以米为食,而龙泉山为祭天道场,龙泉之米最尊。故吾要龙泉米。人不可无盐,盐中最尊者,为自贡之盐,故吾要自贡盐,西方尚白,吾没见过白土,故吾要西白土。至于老鹰,老猫则是此二类最喜食鱼,吾也得尝尝它们的味道如何。之所以都要三十二斤,是因为吾的体重刚好三十二斤。’于是我支姓不得不年照此规矩。以求邛泽之神保我风调雨顺,繁荣昌盛。”

众人不由得啧啧称奇。那人又道:

“离祭祀邛神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了,幸好天子有德,助我攀方平叛,命太傅领兵南来,解我邛邑之围,不然祭祀邛神就得推迟了。这还是头一遭。”

应平听了会,就不在意,自己出身畿内公卿氏族,平常多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华都内的社,太二庙,其规模性,仪式性,庄重性自是区区一湖泽之神比得了的。更不用提自己只参加过一次,参与人数八万之众的天下第一大祭,龙泉山云顶台的祭天仪式。

应平往下望去,一览无余,平原南方是一大片叛军营,帐篷全是简单易搭的三角形,绵延覆盖近百亩。错综复杂,或者就是乱七八糟。

而与之对峙的太傅的军营,则错落有致,安排有序,东西对称,四四方方,四面都有一米高的木栏,有四个大门,还有瞭望台,箭塔。

双方还未开战,就形成极其明显的对比。攀侯更是感叹,不愧是天下名将,治军有方,听说太傅刚到此地,来不及休整,就先把四面木栅栏立起,瞭望台和帐篷搭起。忙至夜晚,才休息。

太傅有二万五千兵力,加上邛邑现在应该减员不到一万,就算个三万。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攀侯都信心十足。

众人休息够了,攀侯并没有先回邛邑,之前邛邑被几万大军围困,自是进去不得,现在先不回,是因为太傅远来是客,自是迎接一番,顺便问一下,是如何安排的。需要攀方如何策应。

当下就往太傅军营而去,行至五百步处,就为一道飞箭所阻,攀侯并不生气,停下脚步,让一随从前去禀明身份。这一来一回,不多时,见太傅亲自从营门出来迎接,攀侯连忙上前,双方行礼过后,进入军营。

到了主帐,太傅居主位,攀侯居客位。客套几句后,攀侯首先夸赞起对方儿子条平,言及如何分析大局,如何在也邑以寡击众,大败叛军。后又如何收复普邑云云――攀侯现在还不知道条平屠了俘虏的事情。

太傅则还是那种波澜不惊的表情,但在脸上很僵硬的陪笑几句。攀侯与大傅几次见面,都知道对方是那种面瘫,木偶人,现今徒然发现对方很明显很生硬的挤出笑容,装出你过奖了的神情。心中一阵诧异,还以为看错了人,但一看确实是太傅啊。攀侯这些想法未表现在脸上。

接着又问及,“太傅对此战是如何打算?需要邛邑那边如何策应。”

“本公计划后日便出战,无须用奇,邛邑一方,在则面吸引一部分叛军注意力,本公直接以堂堂之师,正面击溃叛军,邛邑在围追叛军即可。”

攀侯点头赞同。话已至此,攀侯一行人就在太傅派出的一千人的护卫下,进入邛邑。

进入阔别几月的邛邑,就见其母太夫人正在众人供卫下站在一华伞下,攀侯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跪下三叩首:

“不孝子,儿臣冕,给母亲大人请安了。”

华阴氏坦然接受了攀侯之礼,最后将其扶了起来。

攀侯将母亲迎进宫室,又因为是正殿。所以攀侯坐于宝榻上居主位,侧面又设一宝榻,华阴氏坐于其上,居客位。众人依次入座。

攀侯先是介绍攀方的几位邑主,接着又介绍从畿内请来的十几位卿士。双方依依行礼。

接着几位邑主汇报攀侯离开后,叛军如何攻击各邑,各邑如何被破,有谁忠于攀侯而牺牲者,有谁叛于攀侯而投降者。攀方目前损失如何,邛邑粮食如何云云。

攀侯听完言道:“忠于寡人者,必有赏,有功者,必有赏。而不忠寡人者,必有惩,投敌者必有罚。”

又言太傅大军已至,不日即可协助太傅击溃叛军,平定动乱。天子之命,已传于周边氏族,粮食会在平定动乱后,运到攀方来。

又言众邑主再坚持几日,动乱既平,之后的重建肃清,更需努力奉公云云。

待议会结束,攀侯离开正殿,众人告退。到了后殿,才留给母子及家人互诉亲情的时刻。

刚才人多,现在仔细一看,母亲儿子都削瘦疲惫了许多。

攀侯看着几个月没见,又长高了许多的儿子,很是欣慰。对母亲笑道:

“还是母亲大人,见多识广,到了畿内天子脚下,方知繁华为何物,制度为何物。方知宗华礼仪之大,服章之美。”

“所以儿臣决定,将把合儿送入华都辟雍宫,学文识仪。”

合儿自是攀侯冕的儿子。支姓华氏合名。

“哦,那可是历代天子为培养继承人及公卿人才的地方。从未听说过,畿处之人进去过。你向天子请求的?”华阴氏有点吃惊。

“嗯,天子已经同意了。待叛乱平息,就将合儿送过去。先去一天,就多学一天。”

“这事你考虑得很好。从学宫里出来的,肯定不一样。”

“唉,母亲大人这句话非常好,儿臣这次从畿内挖到宝了,确实在畿内长大的,学宫出来的,他就是不一样。”

“挖到宝?”

“此事细细讲来。”

“……”

攀侯于是将他在畿内所见所闻,如何想到要引宗华制度入攀,外公如何替自己出主意。天子与三公的关系云云,都讲了出来。

一旁的华合,开始还有些委屈,不想离开邛邑,但当攀侯讲起畿内种种新奇事物,如何繁华。一时尽听入了迷,对远方的畿内,天子居所,对华都充满了神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