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养料配制好之后,就轮到装料了,装料用平常使用的塑料袋即可,每袋大概两百到三百克,装袋的时候要紧实并且表面要平整,然后在中间扎一个通气孔,用面塞封口,在外面裹上一层牛皮纸即可。

塑料袋他们没有现成的,还有牛皮纸,这些东西都不能用的太脏了。刚好小卖部去进货,薛藴让人带了点回来,只不过东西要得急,比平常多花了一些钱。

这些还都是好说,接下来最麻烦的就是灭菌了,无良的方子里说的,养料在配置的过程中以及装料所使用的袋子和瓶子都有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所以为了确保灵芝的健康生长,必须对它们进行灭菌处理。

他们这里是没有什么灭菌的设备的,张晓英想了很久,后来想出一个法子,用压力锅灭菌。

压力锅是薛藴从亲戚家找来的,人家家里煮饭的锅被他们刷了刷拿来煮瓶子,说出去恐怕都没人肯信。

他们将装好的袋子和瓶子放入压力锅中,进行高压灭菌,这样不会有细菌侵入。只是这样做太麻烦了,一袋袋的养料得烧多少回才能灭了菌。

这些都准备好了,缺的就是菌种了。

张晓英算着时间,前世这个时候菌种就到了,正好从薛家村那农户手中买过来。

她去找薛藴,说一起去薛家村看看。

薛藴纳闷,“我怎么没听说过薛家村有什么种灵芝的了?”

张晓英笑道:“我也是刚听说的,正好人家手里有,咱们淘换过来,也省得从外省进货了。”

要知道菌种在此时并不常见,那农户也是通过一个台湾商人买进来的。

两人骑着自行车到了薛家村,按着印象,张晓英找到了这个名叫薛城的农户。

这人四十多岁,是个非常有生意头脑的人,也是这附近几个村子里第一个富起来的。

他家里住的也阔气,正面五间砖房,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

看着像是印象中的地方,张晓英跳下车,“就是这里了。”

薛藴左右看看,他也来过薛家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户,也不知她是怎么知道。

两人敲了门,开门的是个中年女人,可能是薛城的媳妇。

一听他们说来找薛城的,就道:“我们当家的上地里呢,你们去地里找吧。”

她说着伸手一指,“就是村西那一片地是我家的。”

村西那块地有老大一片,算起来得有十几亩,都是薛城承包的。

他们村上半年就开始分地了,薛城脑子灵活,一口气承包了十八亩地搞种植。

两人到了地头上,离老远就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带着几个村民在地里忙活。

张晓英走过去,想瞧瞧那一袋袋装好的养料。刚蹲下来,手指还没碰到袋子,就有人喝道:“嗨,小丫头,这不是你来得地方,回家玩去。”

那人应该是干活的工人,张晓英也不理他,只低声对薛城道:“哟,这是赤芝吧。”

薛城扫了她一眼,有些诧异,“这还没找出苗来呢,你就知道是赤芝了?”

张晓英笑笑,“赤芝颜色深一点,也不难认。”

她蹲在地上看那一个个用小袋装着的菌种,可能因为阴雨天气,这菌子长得并不好,有一些好像还长了毛了。

她低声道:“菌丝生长范围15——35度,适宜25-30度,菌丝体能忍受0度以下的低温和38度的高温,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的温度是10-32度,最适宜温度是25-28度。”

薛城有些惊诧地看着她,“这你都知道?”

她前世的时候跟着这个薛城学了不少种灵芝的技术,这些日子又翻了不少相关的书,所以才知道的多了点。

她有些汗颜地摸摸鼻子,说起来这还是他交给她的呢。只不过这是他种植灵芝几年之后,摸出来的规律。

现在的他几乎和她一样是个门外汉。

张晓英有意卖弄,又道:“在这个温度条件下子实体发育正常,长出的灵芝质地紧密,皮壳层良好,色泽光亮,高于30度中培养的子实体生长较快,个体发育周期短,质地较松,皮壳及色泽较差,低于25度时子实体生长缓慢,皮壳及色泽也差,低于20度时,在培养基表面,菌丝易出现黄色,子实体生长也会受到抑制,高于38度时,菌丝即将死亡。”

她伸手翻了翻装菌丝的袋子,“你这菌子长得不好,有一部分原因是温度没控制好。”

薛城满脸惊色,拍了拍手,呼道:“来,大家都停一停,都过来听听小专家给咱们授课。”

张晓英不好意思起来,“我哪儿会授什么课?”

薛城笑道:“当得的,就你知道的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也跟我们说一说长长经验。”

他说着又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

张晓英道:“我叫张晓英。”

薛城振臂一呼,“好,咱们给张老师鼓鼓掌。”

掌声响起来,七八个人把他们围住了,等着听张晓英授课。

张晓英不好意思起来,不过看着这么多期待的目光,只好道:“好吧,我就给简单的讲讲。”

她清了清喉咙,开口道:“除了温度之外,种灵芝还得看水分。水分也是灵芝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之一,在子实体生长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若底于60%,2——3天刚刚生长的幼嫩子实体就会有白色变为灰色而死亡”

她在这儿说着,当下就有人拿笔记了下来。

薛城前世的时候靠着钟灵芝赚了很大一笔钱,可这一回开局就不顺,大棚建得不好,撒下一半的种子总是不生长。

他心里也是着急,可这种灵芝他是第一户,也没地方学技术去,这些天光上火上的,嘴上都起了一圈的燎泡了。

这回好容易来了这么个小丫头,看着不起眼,但一张嘴就震得他们一愣一愣的。

他拿着笔把她说的那些都记了下来,还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小张老师,你可真是太厉害了。要不我们聘你做我们村的灵芝顾问吧。”

张晓英慌忙摆手,“这我哪儿行啊,我们上这儿来也是为了学艺的。”

薛城拍了拍手,笑道:“看,光忙着说我的事了,都没问问你们上这儿来做什么的?”

薛藴忍不住插嘴道:“我们是来买菌种的。”

刚才他看众人的目光都注意着张晓英,虽心里也佩服张晓英见多识广,但心里莫名觉得不舒服。

此刻见薛城问起,就忍不住脱口而出了。

薛城有些奇怪,“买菌种?你们上哪儿买菌种?”

张晓英道:“大哥,我们就是听说您进了一批菌种,想从您手上买一点,我们也想回去种灵芝去。”

薛城笑笑,“这怕不好办了,我买的菌种也不多,刚种下去一点见见效果,要是能长出来,就大批量种了。”

张晓英用脚拨弄了一下地上的养料袋,“你看这效果不是也不怎么好吗?倒不如卖给我一些,还能少亏一点。”

薛城看着她直咂嘴,张晓英这话算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其实前世他也遇上了这种情况,第一次栽种的菌种没活,那时候他无路可退,只能迎难而上,等第二次栽种,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可现在他还没种出收益来,正是人最脆弱的时候,被她这么一说,还真有些不知道怎么抉择了。

把菌种卖给她吧,自己先前的付出都白瞎了,可要是不卖,看着这一个个长了毛的养料袋,他一时还真有些拿不定主意。

张晓英一看他的神情,就料到他犹豫了,想了想道:“大哥,咱们认识了也算是缘分了,要不这样好了,您卖给我们一点菌种,您自己留一半,然后我无偿的把种灵芝的方法教给你们。咱们一起赚钱,您看如何?”

薛城也是个痛快人,一听就道:“好吧,就这么着了。我按进价把一半菌种卖给你们,你们把技术转让给我,还得负责教会我的工人,你看行不?”

张晓英道:“这个自然,咱们以后还要一起做生意呢,这点合作还是使得的。”

薛城看着她一脸老成的模样,哈哈笑了起来,“你到底是哪个村的?你这小丫头机灵得很,还真是一块做生意的料。”

张晓英笑道:“我是码头村的,这还不是紧跟着大哥的脚步,我们会的这点还不顶大哥的一点皮毛呢。”

薛城摇摇头,“你这丫头不简单,小小年纪就这么有见识了,这以后还了得?等你长成了,我们这些老人家都得给你让地儿了。”

张晓英仰着脸笑,“让什么地儿?路这么宽,钱也不是一个人赚的,咱们一起走不行吗?”

薛城愣了一下,随后撑掌大笑,“好,一起走。”

这么快把菌种的事给敲定了,张晓英心里也高兴地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