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夕阳总是与血,相依而伴。

余晖灿烂,在近乎染上褐色的大地上,随处可见汉军兵卒忙碌的身影。来来往往间,遍野的尸骸逐渐减少,求的自然是瘟疫不再归来。

收紧缰绳,跳下马来,董卓一路顾盼而前。当脑海中离时严整的营盘,与此刻满目的疮痍渐渐重合,带给他不现实感之余,也令他是心有戚戚。

少顷,董卓趋步进入属于他的帅帐,迎接他的是留守汉军折损过半的噩耗。从宗员口中道出的事实,犹如晴天霹雳般,将董卓全部的侥幸瞬息化作乌有。

他确实战胜张角,他甚至击垮张角的意志,然而他也一败涂地。

未卜的前途,带给脸色以阴暗。董卓毫不掩饰的不快,自然使得帅帐中的众人均是噤若寒蝉。

这压抑的气氛,一直延续到半刻之后。直到清点完西凉轻骑的张济归来,带回一千三百一十六人存活的消息,董卓的面色才算有些回暖。

总算不是最糟糕的境遇,至少还保留一丝丝死灰复燃的资本与可能。董卓就这么自我安慰着。

他必须相信,只要这支纵横边塞的骑兵骨干未曾遭到重创,他就依旧有着利用的价值。他也只能相信,他的价值足够促成背后的大人物们高抬贵手。

倏忽,情况全然通报完毕,情绪不佳的董卓挥摆起手,示意众人退散。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他需要好好反思总结。

宗员等人见状,俱是如蒙大赦般匆匆离开全然透着压抑的帅帐。只片刻,诺大的帅帐里,就只剩下董卓一人。毫无人气的死寂环境,顺利帮他陷入深深的沉思。

良久,当踏足河北以来的每一幕,全然重新在眼前上演一遍,董卓不由是低眉凝视满是老茧的手掌,惆怅地叹口气:“终究还是求功心切…果然,光凭勇猛和蛮横,现在已经是极限。”

皇甫威明、张然明、段纪明。凉州三明的赫赫威名,无疑引导无数凉州热血青年,投身战场进而博取功名。曾几何时,青年董卓亦是其中一员。

然而某一天,当他阴错阳差闯进羌人小部落,进而被当成奸细关押时,一切悄然发生变化。作为俘虏的岁月里,董卓靠着自来熟与羌人渐渐熟稔,由是也从羌人口中,获悉他们先祖的真相。

就算几十年后的现在,董卓依稀都能记起当日听到答案时的震惊。因为眼前羌族小部落的祖辈,并非是真正的羌人,反而是孝武皇帝迁至边塞的汉民,是实实在在的汉人。

昔日轮台,今有几人问津?迁徙边塞的汉民们的结局如何,中原又有多少人挂怀?留在风沙中回望故国的被遗忘者们,最终分裂出一部分人,他们开始向着原本的敌人,去学习生存的技能。

华夏入夷狄,久而久之也就化作夷狄。

老羌人口述的父辈艰辛史,依稀回荡在董卓耳畔。但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董卓脑海只浮现出一件事情:凉人的今天和明天。

他害怕凉人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日,重蹈眼前所谓羌人的先祖的覆辙。

起初,他还觉得是自己杞人忧天。然而几十年间,庙堂上放弃凉州的声音已经愈来愈多,令他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自光武皇帝重建汉家社稷,建都雒阳以来,凉州距离中枢的遥远,使得它的战略价值渐渐无足轻重。

使命感,驱动着董卓,一步一步开始攀爬。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官场他,他阿谀逢迎;数十年间,他以良家子出身,摇身一变成为一郡太守。

但这不是他要的终点,他想要的是爬进雒阳,爬进中枢。不切实际的目标,是他努力的方向,只是有时他也会茫然。

就像现在,他忽然想到就算真以一介凉州武夫的身份,位列三公九卿坐而论道,但又如何?他能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然而凉州,似乎还会是以前的凉州。

摇头失笑几声,驱散这些灰心丧气的想法。董卓自言自语:“且先走一步,看一步吧…若不能脱罪,梦也就只是梦罢。”

其实他有些感到孤单了,无论李傕、郭汜还是张济,他们都无法替董卓分忧。此刻他多么期盼能有像阎忠这般的人陪伴辅佐,出谋划策。

只是董卓也明白,阎忠只有一个,跟随的是更加有前途的皇甫嵩。至于其他人,莫说是中原的高士,恐怕就算是寒门士人都不会正眼瞧他这位粗鄙武夫。

苦涩笑容流连在嘴角,董卓亲自研磨、提笔,缓缓地将河北战事的全貌写进锦帛。

涂涂改改的文字里,他不曾有一言半语的隐瞒。只因董卓比谁都明白,刚刚将感激堆在脸上的宗员与韩馥,此刻定然也与他做着相同的事情。

因而任何的欺骗与隐瞒,只会加重他的罪责,令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奏表停停写写,进而重新抄录。完成一切时,天色全然漆黑。

借着烛火,董卓凝视欣赏着帛中齐整的文字。算是自学成才的他,好一阵才颇为自得地点点头说:“前些年日日临摹石经文字,总算是小有所得。”

之后的数个时辰里,董卓未曾停下手中的笔,两份近乎一致的信不多时也就出炉。这是他为复燃埋下的伏笔,两信其一是送往大将军何进府邸,其二却是要递交给何进的敌人,也就是中常侍赵忠手中。

骑墙,或者内应,俱是危险重重,甚至有摔得粉身碎骨之虞。然而只要一日未曾暴露,董卓所获得的收益都将是无与伦比。

高风险、高收益,昔年阎忠指点的出路,正是出生微末却野心勃勃的董卓,完全无法拒绝的选择。

天色渐亮,而之后的几日里,广宗无战事。

与此同时,南下的鸿翎急使,携带着羽书一路招摇过市,口中连称捷报。鸡飞狗跳间的百姓,非但没有生出惊惧与愤怒,甚至还三两互相庆贺道谢。

毕竟豫州、冀州相继传出的捷报,不正说明和平与安宁归来之期,不再是遥不可及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