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公子每天来都来报恩寺见她,为的是问赵榜眼的事。

“二妹,你和赵若愚最近怎么回事。”

声音在窗外就想起,她在内室里埋头温书,不理郑锦文,她听不出来?他当然压根没指望她真能考上女官试,他大步进来,瞪着对长兄不恭敬的妹妹:“二妹,你不是说了他心里对夭折的弟妹愧疚?不想早早成亲?你进宫三年根本就是小事。但我听说他在家里纳妾是怎么回事?”

她早近觉得和赵若愚相处很是愉悦轻松,他如今常在狮驼院和进士们交游,早和于夫人明说了不愿意成亲,如此一来他就不用都推到她身上装深情,平常她和他只谈正事不论其他。至少她完全可以不去打听赵府里的新表妹罗娘子。

“哥哥多心了。能有什么事?”

就是郑大公子太讨厌。

果然还是张夫人有章法,扶着丫头的手走了进来,她与郑锦文不约而同来报恩寺看她,倒叫兄妹俩意外。郑归音连忙起身迎接,唤着:“给干娘上菩萨面前贡过的佛茶。我昨儿得的——”

郑大公子看看自己手里的茶,瞅着就不像是在佛像前开光的?他板脸看二妹,郑归音当没看到,张夫人早就适时接了话,和郑大公子笑着,“我去赵府里走动时,见过这位罗娘子。看举止就知道不是真亲戚。”

“原来如此?”说起内宅里的眼光,郑锦文就不计较茶水是不是供过佛像,这些女人的事他如今是完全听信张玉蛾的。谁叫二妹不愿意和于夫人太走动?赵郑两家的内眷来往,郑二娘子以参选为名,送了好几回礼和席,但还没有去过婴戏巷一回呢。反是于夫人和张玉蛾时有来往。

郑大公子觉得二妹真脸大。她去和于夫人走动走动,人家就以为她非要嫁给赵若愚了?就当她是儿媳妇了?这不是二妹的脸太大吗?

郑二娘子在旁边就瞧出来:

这几个月过去,郑锦文也是不排斥这位未来的继母了。他恭敬着,仔细听张夫人说:“那罗娘子,我见过两眼,不过是罗家养着用的孩子。至多做一个丫头通房罢了。汪家母女在罗表妹就成不了气侯。能不能做姨娘都两说。”

郑大公子一听就把这罗娘子甩在一边,专心讨好张夫人,让张夫人在官家面前说郑家的好话。顺便叫人在婴戏巷赵府里安排了盯着这罗家小娘子。

++++++++++++++++++

这消息,傅九能不知道?

“赵若愚在家里养着一个准备给他做妾的表妹?”

赵若愚在吏部谋官的事他比郑锦文还知道得早,他一笑,“早想来如此!”

“不能让他去楚州,换个地方。”他起身,指指书房挂图上的江北大营,可见得军州沿江有十二处,赵若愚去楚州能干什么?

“替他爹填亏空?”他笑着,负手看着挂图。

“是,公子。”丁诚会意,赵从俊但凡有点脸皮都应该自己辞官了。亏他仗着儿子是榜眼,自己又是宗亲,竟然还赖着茶场里不走。

郑锦文要不是为了赵若愚,哪里会花钱把那一片茶场里的股盘下来?什么都捞不到!现在想想傅九觉得自己真是太年轻太沉不住气了。看这一家子乱的。他就应该坐等这赵若愚纳妾了自己出局才对。

“像公子这样对郑娘子认真的人,哪里还有第二个?”丁良赶紧拍马。傅九深深点头。然而第二天,他清早踏进了天武衙门刚一会,还没有在公案前坐下,好友许长宁飞赶着来通了消息:“傅九!礼部尚书上书请开海。”

这是日子太穷,背地里收了私商贿赂的原因吧?

“卢家的人?”

“对。”

“是不是还附上了开海的札子?”他其实也早有预料,手指在长案上敲打着,郑二娘子在飞来峰传出淑妃的事,算是和他打了招呼。但她为了什么?这不是明摆着的。

“没错,泉州、明州、广州三地,要选一地。”

许长宁和傅九暗暗商议着,消息传到了私商们的耳朵里,皆是大喜。

郑锦文还打发了人去报恩寺告诉二妹,被丫头在院子门口拦了说着:“二娘子不听这些呢。大公子作主罢。”

佛园里,傅九路过了白象院,本是来寻她。见得这一幕,倒打了退堂鼓。

“我若是去了,到时候她若是落弟,埋怨我耽误她的功夫?”

他这样一想,觉得郑二娘子未必不会如此小气,就立住了脚,只打发了丁良去那白象院。远远看着门前丁良和逢紫说了一段话。逢紫听了,连忙回身进院子禀告了郑归音。

“喔?真的?”

原来丁良说,他们傅九公子时时都想着郑娘子,专为她查了这一回女官考的敌情。这回拿了保书和推荐信来报选的,有二十四位,都是三十岁以上的妇人。和她郑归音一般大的有二人,大她五岁的有六位。

她肃然听着,觉得这形势不大妙?

“难道三十岁以上才占优?”她难免也迟疑了起来,将心比心,她若是王妃来选女官,她也要选妇人不选青春美少女。

郑大公子同样替二妹打听了这些事,但没叫人去知会她。反正她不会听。一心要考。他懒得多嘴了。

水仙宅里,她正忙着在新园子里摆宴,和各家私商们商量大事,前面送走了户部哭穷的旧同僚,他转头就喜气洋洋就和各家公子们吃酒听曲,觥筹交错间,商议着:若是三港要选一处先开海,是选哪一家?

“还是三处一起开。请朝廷选了十二家官商主持开海,如何?全是咱们的人。”

因为灵山寺明受太子经书的乱子,如今海商巨户里钱家、汪家待罪,钱二公子还押着,好歹送到了临安府衙来审。许家有阵子不敢出声。

残余的一个苏家在泉州是说不上话。

郑家又被官家贬了。

这其实不是什么好时节。莺歌燕舞之间,公子们有些愁眉苦脸,偷眼瞅着郑大公子。郑锦文只作不知,举盏笑着:“这是卢四夫人,要为程青云的仕途铺路罢了。否则礼部怎么就上奏开海了?但我们这些人家。谁敢跟平宁侯府联手?是不是,许兄?”

许文修当然是不敢再叫他抓到和侯府联手,笑着举盏互敬,歌舞升平间,其他公子们心里未必没有小心思,商人言利,他们和郑家分道扬镳,投向平宁侯府联手也不是不行。

许文修寻思着,试探问起了新安郡张夫人,是不是最近几天都住在水仙宅。郑锦文一笑:“没在这里住,在洪老档家里住。他们说话呢。”

“……”尉迟大公子索性开了口笑,“郑兄什么时候重新出仕?张娘娘不出言一助?”

“我二妹说,帮我捞官。我等着。”郑锦文一脸的神望,叫人看不出他是不是盼着二妹给驸马做妾?捞个官给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